據7月18日俄羅斯電視臺快訊,俄羅斯堪察加附近發生7,4級強震,發布了海嘯預警。另據中國地震臺網自動測定:7月18日7時34分在科曼多爾群島地區附近發生7,5級左右地震。7月19日,我國云南、四川、山東、重慶、松原等省市也頻頻出現地震,今年7月并不是一個“聽話”的七月。
每年,因地球版塊運動在全球各地都會造成的大大小小地震數不勝數,做好地震的提前預測工作,十分重要。在震前預測上,從預警、報警到智能分析都能RFID產品可以提供有效的一手信息。除了震前預測,在地震發生之后,對于災區的搜救、應急指揮等工作也離不開安防產品的協助。在地震搜救工作中,熱成像儀、各種生命探測器為搜救人員搜救工作提供不小幫助。
安防產品在地震預警救援中的應用
災無情,人類的力量無法阻止災難的降臨,但是將安防技術應用于災難,能盡可能的將災難損失降到最低。
RFID可以預警地震:早幾年,英國研究者已開始研究使用RFID和傳感器來監控地震中的房屋,這種房屋在墻中專門設計了縫隙空間,并且墻體中加入了可在強壓下變為流體的材料。如果受到地震引起的壓力,流體回流到縫隙中,不會對固體墻面產生影響。如果建筑沒有坍塌,但是位置移動,通過RFID和傳感器收集的數據會用來判別位置偏移量。此外,建筑中的RFID標簽和傳感器可以共同構建一套警報系統,來預警即將到來的地震。
生命偵測儀搜索被掩埋的生命:生命偵測儀是通過測試被探測者的呼吸運動或者移動來工作的。由于呼吸的頻率較低,一般每分鐘16次,就可以把呼吸運動和其他較高頻率的運動區分開來。測移動的原理也大致是這樣,能夠非常敏銳地捕捉到非常微弱的運動,加上功能強大的算法處理,是安全救生部門最好的幫手。
震后場景(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視頻監控系統指揮現場救援:視頻監控系統作為抗震救災應急聯絡指揮的輔助系統,視頻監控、視頻會議等數據通信系統,在通報險情、指揮救援、緊急救助等方面發揮出的重要作用,是傳統語音通信系統無法替代的。除視頻監控和視頻會議系統外,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融合的數據通信業務在抗震救災中也發揮了很大作用。
無人機觀測災區現場:無人機作為遙感平臺,裝載各種傳感器。在機腹設置不同的窗口,便于對地觀測。如安置航攝用的攝影機、多光譜攝影機以及各種掃描儀、輻射計、測高儀等。除進行遙感試驗和生產作業外,遙感飛機還用于各種星載遙感儀器的模擬試驗,為檢驗和改善星載儀器收集數據。
智能交通產品開辟平安道路:地震后的震后救援是事關人命的大事,目前很多的震后救援工作,常常被擁擠的車流堵塞了救援車輛,貽誤最佳救人時機。智能交通產品可以幫忙指揮部門實時監控各個路口的車輛信息,及時安排相應的車輛控制工作,讓救援人員及時到達現場,實施救援。
遠程醫療助力震后救助:在道路受阻,專家醫生無法快速達到災區現場進行施救情況下,遠程醫療會診系統打破了空間地域的限制,將后方寶貴的專家醫療資源及時傳送到災區一線,可以及時為災區需要救護的同胞提供權威的醫療指導。
莫慌亂 科學自救十分重要
天災無法避免,但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學好地震自救知識,盡量提前預防!無論發生什么突發狀況,保持鎮靜 ,尋找最有利的自救或求救方式才是最正確的。今天讓小編告訴大家八個地震安全防護守則。
1、提前準備避難包。地震一旦發生就可能會造成大面積停水停電交通癱瘓等問題,所以在家中準備避難包是必須的,避難包最好放在床邊或者容易拿到的地方 這樣遇到地震急用的時候便于使用。
2、地震時人若在室內,應躲在桌子下、墻角等三角地帶。盡量選擇木質家具,如果是玻璃桌面或許會因為地震而震碎繼而傷害到人。
3、關閉火源。地震時最讓人擔心的是發生火災,地震時應先確保廚房煤氣火爐都關閉了并迅速離開廚房。
4、控制逃跑攜帶物品的重量/數量。如果仍有時間攜帶物品的話,最重要的是帶上現金,銀行卡,身份證(駕照ID),切記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
5、先開門防止房門變形。雖然說地震來臨時要先開門以防門變形而被困,但也要注意誤區,開門的目的是為了逃出建筑,在空地相對安全不會被建筑物砸到,但是門應該是直接通向戶外的,如果還需要開門再走一段路才能出到戶外,那么就應該參照第二條立馬選擇安全的三角區躲避而不是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下。
6、不要慌亂跑出室外。參照上一條,有時候出逃未必是最正確的決定,反而可能會把自己置于危險,但如果地震時所處地點室外場地開闊,如果地震預警早,可以盡快逃出室外避震。
7、不要乘坐電梯逃生。發生地震可能會出現供電中斷導致電梯無法運行,在這個時候請勿使用電梯逃生,乖乖以最快方式走樓梯。
8、公共場合防止踩踏:地震來臨時切記保持冷靜,不要亂喊叫或者推桑他人,以防造成混亂。
小編總結:隨著安防產品的日益完善,相信在不久將來,將會準確預警地震到來,避免地震帶來的人員傷亡與損失。與此同時,科學自救方法也要熟練掌握,事倍功半才能保障生命安全。
延伸閱讀:地震標準
地球上的地震有強有弱,用來衡量地震強度大小的尺子有兩把,一把叫地震震級;另一把叫地震烈度,舉個例子來說,地震震級好像不同瓦數的日光燈,瓦數越高能量越大,震級越高,烈度好像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對同一盞日光燈來說,距離日光燈的遠近不同,各處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樣。
地震震級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種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它是根據地震時釋放能量的多少來劃分的,震級可以通過地震儀器的記錄計算出來,震級越高,釋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國使用的的震級標準是國際通用震級標準,叫“里氏震級”。各國和各地區的地震分級標準不盡相同。
◢一般將小于1級的地震稱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級,小于3級的稱為弱震或微震;
◢大于、等于3級,小于4,5級的稱為有感地震;
◢大于、等于4,5級,小于6級的稱為中強震;
◢大于、等于6級,小于7級的稱為強震;
◢大于、等于7級的稱為大地震;
◢8級以及8級以上的稱為巨大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壞的程度,對同一個地震,不同的地區,烈度大小是不一樣的,震中距離震源近,破壞就大,烈度就高;震中距離震源遠,破壞就小,烈度就低。
◢小于三度:人無感受,只有儀器能記錄到;
◢三度:夜深人靜時人有感受;
◢四—五度:睡覺的人驚醒,吊燈擺動;
◢六度:器皿傾倒、房屋輕微損壞;
◢六—七度:房屋破壞,地面裂縫;
◢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壞嚴重;
◢十—十二度:毀滅性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