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興通訊助力廣東省應急廳與通管局完成世界上第一個利用長航時大載重無人直升機基站進行應急通信的演練,通過積極探索ICT技術應對新形勢下的突發應急響應與救援需求,針對“斷路、斷電、斷網”極端場景導致的救援力量難以及時、精確、針對性地展開和部署,解決“看不見、呼不通、聽不到”的重大難題,用數字化為國土筑起安全防線。
應急響應面臨復雜挑戰,搭建新應急通信體系迫在眉睫
我國地域廣闊,地貌復雜,氣候多變,災害事件層出不窮;疊加全球氣候變化,極端天氣及災害呈上升趨勢。在破壞性的自然災害面前,通信、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受到破壞,然而無線應急通信系統是搶險救災必不可少的工具。
面對如此復雜的應急場景,打造全能的應急通信保障體系,成為了廣東省應急管理數字化轉型建設的重中之重。廣東省應急管理廳與通信管理局積極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在演練中利用大載荷長航時無人直升機搭載中興通訊大容量基站,利用Ka波段相控陣高通量動中通衛星回傳,同時提供移動、電信和聯通三家基礎電信運營企業信號對地覆蓋。
演練結果表明,無人基站接到命令到出動時間僅為18分鐘,在6級風力中以150kmph的速度火速趕往現場。該方案在實戰環境下,可持續六個多小時為近80平方公里范圍提供包括語音、短信和寬帶數據的應急通信服務,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范圍內為災區群眾和救援力量下發短信。
ICT技術賦能高機動應急通信場景,助力廣東省建設數字化應急響應系統
廣東省應急管理廳二級巡視員、科信處處長王海貴表示,“本次演練,驗證了應急救援通信網絡快速部署和救援力量實施聯動的實戰能力,達成了我們對于長航時大載荷無人直升機載應急通信系統的目標:最短時間內恢復公眾通信,實現指揮中心與現場救援的通信暢通,了解災害狀況,傳達指令;及時向用戶發布、調整或解除預警信息;疏通災害地區通信網話務,防止網絡擁塞,為老百姓提供最基本的業務;緩解受災群眾和家屬焦慮,意義重大,確實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到了實處。”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認為,“本次實戰測試演練部署周密、技術先進、方案成熟、效果卓著,創新探索了廣東省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能力與應急管理行業業務的緊密結合,充分展現了廣東信息通信行業勇于創新,主動敢為的行業擔當。”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監事長謝大雄表示,“中興通訊作為數字經濟的筑路者,致力于用世界領先的ICT技術為千行百業賦能。在過去各大搶險救災中,中興通訊一直奔赴在第一線,全力保障第一時間打通救援的通信生命線。此次演練,中興通訊調派精兵強將,在應急廳和通管局指導下與合作伙伴打磨方案與技術以適應高機動的應急通信場景。中興通訊未來將繼續與業界合作,開發更廣泛的應用,豐富應急通信場景,協助應急部門應對新形勢下的應急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