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內蒙古森工集團獲悉,歷時3個月的春季森林防火期已于6月15日結束,兩萬余護林人護林區春防取得全勝,創逾20年最好成績。
內蒙古大興安嶺擁有生態功能區總面積10.67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國有林區。
3個月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581個管護站、408個臨時檢查站及2.2萬名管護員上崗執勤,255座瞭望塔825名瞭望員24小時值守,23個單位劃分為6個戰區,運用衛星遙感熱點、氣象雷電測報、飛機空中巡護、高山瞭望與遠程視頻監控交叉互補預警監測,實施聯動作戰。
春防期間,林區森林防滅火態勢較為平穩,僅于5月17日瞭望人員在北部原始林區毛河無人區發現一處煙點。森工集團森防指快速反應,第一時間索降3架次35名特勤突擊隊員進行了妥善處置。經現場勘查,該點是雷電引發地下腐殖層形成陰燃冒煙現象,尚未形成明火,過火面積2.37公頃。
記者了解到,春季防火期間該起火情是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唯一一起雷擊火,今年是逾20年來春防火情最少的一年。
內蒙古森工集團官方表示,在防滅火工作中,該集團重點對野外農牧業點、野外施工作業點、工礦區、自然村屯、邊遠林場、管護外站、瞭望塔和鐵路、公路、供電線路“七點三線”,持續加大管控力度,做到看住人、封住山、管住火,形成完整的閉合鏈條。
同時,通過擴大航空索降特勤突擊隊、以水滅火中隊、機械化快速反應中隊規模,提升滅火隊伍應急處置能力。
春防結束后,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北部迅速進入夏季森林防火期,根據氣候形勢開展南兵北調,適時向北部原始林區和汗馬、額爾古納自然保護區部署森林消防隊伍和林區異地購買服務撲火隊伍靠前駐防,航空護林局派出移動航站,嚴陣以待,做好防范和撲救夏季雷電火工作。